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富里迪,<恐懼的政治>

選自富里迪,《恐懼的政治》,江蘇人民,頁110-127,用字經過修飾。

7章 恐懼的政治

政治目標缺席,對於未來缺乏清晰把握,這一切不斷刺激著名為恐懼保守主義的文化情感。在公共生活中,這種情感常常被體驗為恐懼的政治。一個陣營的政客們公開指責其對手實踐這樣的政治,這在最近幾年來已相當普遍。

「恐懼的政治」一詞包含著這樣的暗示︰政治家正有意識地操縱民眾的焦慮感以實現其目標。無疑,他們將恐懼視作爭取公眾傾聽其訊息的重要資源。要破壞對手的基礎,贏得選民的默許,恐嚇戰術有時相當奏效。然而,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恐懼的政治不僅僅是對公眾意見的操縱,它是一種可以自我合理化的力量。儘管如此,政治精英、公眾人物、部分媒體和社會運動者都應為使用恐懼推進其議程承擔罪責。

恐懼政治的評論總是將這種現象視為一個孤立的潮流,並因此忽視它是時下流行的政治衰竭感無可避免之後果。一種宿命論的感受與對未來的焦慮共存,讓公眾因不確定而感到不安。比如說,當新聞試圖阻止一個潛在的有力革新時,往往會使用「從瓶子裏放出了妖魔」這表達憂慮的鮮明形象。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那些平日忙於促銷恐懼的職業政治家本人,也很容易會被恐懼壓倒。正如前一章已經提到,一個孤立的精英階層缺乏凝聚力和目標感。當精英階層遭遇其內在的混亂,它就會表現出一種失去方向的、防禦性的感覺。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身焦慮會通過恐懼的術語在公眾面前出現。恐懼的政治被正確地視為一套操縱計劃,其目標是阻礙公眾的反對意見。不錯,但它同時也是一種禱文,隔絕的精英階層以這種禱文回應公眾。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恐懼的政治的魅力之一,是它為其執行者解除了闡釋真實立場的責任。

作為公共論述的通貨

近年關於恐懼政治的討論日多,因為人們相信它在後911時代已成為公共生活的特徵。大多數評論員將它和小布殊政府的管治方式聯繫起來,當中許多人將小布殊再次當選歸因於這種政治對美國選民造成衝擊。對小布殊的主要指責是︰恐懼已成為他優先選擇的武器,自從911以來他一直在系統地操控公眾對恐怖主義的恐懼,並用以強化其政府的權威。許多隨之而來對公民權利的限制,例如911之後的愛國者法案,據指就是一種恐懼統治潮流的症狀。一位學術界的批評家如此寫道︰「自從911以來,恐懼政治已成為控制這個國家的政治/企業精英的交叉點」,並且「它已經成為布殊政府的巨大力量」[1]。對於某些觀察者來說,布殊贏得200411月大選這一事實本身就證明了恐懼政治不可思議的威力,一份網絡出版物《改變網絡》的編輯警告道︰「越來越明顯,由布殊政府緊隨着一連串國家創傷之後大力推廣的恐懼氣氛已經有了廣泛的影響」[2]2004年大選之後,政治對手們將布殊幾乎每一個措施都習慣性描述為恐懼政治的範例。在20051月,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Edward Kennedy)表示,布殊的社會安全政策是利用恐懼政治強加推行。

在英國,貝理雅政府常常成為這一類非難的靶心。例如,當他在200411月向議會開出一串法律法規清單時,這種指控就瞄準了他。當時的內政大臣大衛‧布朗奇(David Blunkett)回應︰「這不是恐懼的政治的問題,而是採取明智的、常識性的手段來保護人民的問題。」[3]儘管許多新工黨的支持者普遍認可這一指責的內容,但他們指出,即使他們不這樣做,其他人也會這樣做的。有報導稱,一位重要政府支持者曾這樣評論布朗奇的清單︰「要是工黨不操控恐懼的政治,那工黨就會被恐懼的政治操控。」[4]

2005年英國大選活動前的幾個月,評論員採納恐懼的政治作為框架,以此解釋每一件事。「恐懼的政治正在這片土地上昂首闊步」,倫敦經濟學院政治學家東尼‧查維斯(Tony Travers)指出。這一觀點得到牛津大學的蓋伊‧古溫—吉爾(Guy Goodwin-Gill)呼應。古溫—吉爾宣稱︰「政治家相信,恐懼與焦慮是贏得選票的方法。」[5]在選舉結果公佈前幾天,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溫‧威廉斯(Rowan Williams)博士發出公開信,要求所有黨派停止推行受恐懼驅使的政治。大主教表示︰「儘管有着最善好的意圖,選舉活動還是有可能迅速轉變為一場看誰能最有效地恐嚇投票者的競賽」[6]。在整個選舉過程中,候選人互相指責對方大打恐懼牌,政治和恐懼之間的緊密聯繫已經成為無可爭辯的事實。

關注恐懼政治的評論員傾向視反恐戰爭為恐懼政治的發動機,他們認為對恐怖主義的恐懼無可置疑地激起強烈的焦慮。但我們不能忘記,將恐怖主義的恐懼政治化並不是新事物。即使在911之前,政府也無法抗拒打出恐懼牌的誘惑。關於「災難性恐怖主義」和「大殺傷力武器」的推測在1990年代就很流行了。正是前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19985月任命了一位負責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保護和反恐怖主義的協調人,其目的是「動員我們全部的資源,以快速有效地施加影響」。199811月,一群對外政策專家聲稱︰「自從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現在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大殺傷力武器威脅前所未有。」[7]

1990年代後期,推廣災難性恐怖主義行動的恐懼已得到各種政治與特殊利益團體的歡迎。911之前數星期,英國政府的前首席科學顧問威廉‧西華特(Sir William Steward)爵士警告,新工黨政府在處理口蹄疫爆發時的困難,暴露了英國在未來面臨任何生物戰威脅時將是如何脆弱。[8]他是如此輕易地從一次英國畜牧業危機跳到生物戰的幽靈,這突顯了恐懼在今天政治資源中的特別地位。

911以來,政治家、企業、倡議組織和特殊利益團體設法通過操縱公眾對恐怖活動的焦慮,以推進其狹隘的議程。似乎所有人都認為︰打着安全的幌子提出其論點或要求,就更有可能獲得聆聽聽或採納的機會。商業機構早已有系統地利用公眾對國土安全的關注來贏得公共援助和施捨。而弔詭的是,對大型商業機構的批評也採用同樣手法——許多環保運動分子已開始將他們傳統的警示運動與公眾對恐怖襲擊的恐懼扯上關係。美國著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人士拉爾夫‧納德(Ralph Nader)提出警告,如果一架飛機撞擊一座核電站,由此造成的輻射污染「面積如賓夕法尼亞州那麼大」。但最有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也許來自世界觀察協會(Worldwatch Institute)。它發表了一份題為《漢堡中的生物恐怖》的聲明指,儘管過去那種淨化美國食物鏈的努力「未能打動政治家」,但要求國土安全的愛國主義「最終能促成有意義的行動」。由自由主義評論員阿里亞納‧侯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和美國節能汽車協會(Americans for Fuel-Efficient Cars)發起的底特律計劃(The Detroit Project),將其反對運動型汽車(SUVs)的運動和反恐戰爭聯繫起來︰他們說當下急需「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從利用石油威脅我們的國家和恐怖主義分子手中解放」。

有些環保主義者認為,他們的計劃提供了最有效的反恐戰略。在網上雜誌《關於地球》(OnEarth)中的一篇文章裏,美國左傾周刊《國家》駐華盛頓編輯大衛‧廓恩(David Corn)指出︰「長期以來受到環保主義者質疑的科技,在恐怖主義時代是潛在的巨大威脅。」他補充道︰「環保主義將不得不成為反恐怖主義不可或缺的一員。」甚至極度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批評者,也透過加強對恐怖主義的恐懼來反對戰爭。英國停戰聯盟(The UKs Stop the War Coalition)稱︰「輕率地闖入伊拉克戰爭將導致更嚴重的威脅,而這是多數明智的人想要避免的。」喬治‧米高(George Michael)2002年發行反戰單曲《射殺那狗》(Shoot the Dog)時引起了爭議——但他的反戰主張基礎也是建立在戰爭讓我們更容易受恐怖主義傷害之上。他唱道︰「我感覺到當戰爭進行時,他們將射殺那狗。」在歌中,「他們」是「穆斯法塔」和「加沙男孩」,而狗是貝理雅的英國。在MV中伴隨着歌聲的是一張英國地圖,一個瞄準的十字標交叉於地圖上方。

布殊有關恐懼的花言巧語也是如此︰他的觀點得到其他利益集團甚至是其反對者的呼應。2004年總統選舉中,克里宣傳裏訴諸恐懼的東西絲毫不比其對手少。「克里和他的支持者與布殊總統一樣,利用安全問題的公眾恐懼,有時他們還會採用煽動的指控為這恐懼火上澆油」,一份關於2004年總統選舉洞察的分析指出[9]。實際上,通過將布殊變成一個令人恐懼的人物,民主黨人證明了自己才是培植恐懼政治最熟練的老手。布殊在恐怖威脅的問題上把火力聚焦於單一方面,而克里則成功在好幾條戰線上推廣恐懼。民主黨人宣佈,如果布殊再次當選,他將密謀再度徵兵,並將世界帶到更危險的境地。「除了連篇累贅的花言巧語,布殊已無法再保障國土安全」,一個民主黨人的網站聲稱。這些話簡而言之就是說,美國的安全要依靠克里當選。在競選活動中,克里也抓住機會將流感疫苗短缺變成一個恐怖故事︰他藉此宣稱布殊在保護民眾健康方面不值得信賴。這些話激起了一場恐慌,此前連流感疫苗都沒聽說過的人開始排着隊接種。

許多恐懼政治的批評者僅僅在其最怪誕的形式中認出它。他們在評定誰用了恐懼作為政治武器時往往採取雙重標準。評價布殊的和評價克里的似乎不是同一個標準。布殊的批評者們在採取傳播恐怖故事為手段時,會認為這是一種提高警惕的行動,而不是推銷恐懼。然而,許多激進運動分子在使用恐懼的花言巧語方面絲毫不比布殊更謹慎。他們寫到,缺乏健康保險的貧窮美國人體驗到恐怖,在針對少數族群的種族主義政策中也體驗到恐怖。根據一份評論稱︰「恐怖主義也包括那些可以稱為「日常生活恐怖主義」的事物,這種恐怖主義包含在成千上萬缺乏足夠的食物、衛生保健、工作、退休金和基本住所的成年人和兒童所體驗到的痛苦和艱難中[10]。」在意圖推翻最得勢的反恐戰爭花言巧語時,批評者試圖轉移問題的焦點,並在不經意間令花語巧語更有說服力。

2004年的大選活動中,共和黨政府的激進反對者在製造他們那套恐怖故事時幾乎無所顧忌。「似乎只有拉爾夫‧納德完全意識到那危險」,激進評論員麥克‧戴維斯(Mike Davis)在一篇題為《怪物就在家門口》的文章中寫道[11]。這裏提到的怪物是1997年在香港首次出現的致命禽流感病毒。在美國總統大選活動初期,納德已寫信警告小布殊說「大災難」(The One)即將來臨,並極力主張召開一個「有關大規模流感爆發的總統會議」,以應對「數以百萬人逼在眉睫的健康威脅」。戴維斯引用官方估計的數字指,一種新的流行性感冒將傳染40萬到400萬美國人,「死亡率將達70%,考慮你的家庭的未來吧」。「諷刺的是」,戴維斯寫道,「在我們那由恐懼生物恐怖襲擊主導的『恐懼文化』中,對最危險、最逼切的威脅,關注卻是最少的。」

像納德和戴維斯這樣的老激進分子,與他們的對手之間的差別在於,前者選擇了禽流感而不是恐怖分子作恐怖故事的主角,「因為這可以讓他們重彈老調——關於促進禽流感的畜牧工廠化,關於藥品公司缺乏興趣製造低利潤疫苗,關於自以為是的政府,還有關於易於爆發流行病的發展中國家窮困社群」[12]

恐懼已經成為一般宣言中的通貨。政客們熱衷於激發公眾對犯罪、法律和治安的憂慮情緒,以吸引公眾的注意力。而健康運動分子、環保主義者和倡議團體在使用恐怖故事來兜售其議程的把戲中,也不比政治家清白。實際上,對恐懼的敘述已經被如此普遍,以至這種敘述現在以一種個體化、私人化的方式自覺地表達出來。在過去那些恐懼政治牢牢控制的時代——獨裁者當政的拉丁美洲、法西斯意大利或者史大林統治下的蘇聯——人民很少看到恐懼成為獨立論題。他們害怕的,是那些發生在朋友或鄰居身上的事情也有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而並不是集中於抽象意義上的恐懼。然而,今天公眾恐懼很少是對任何特定事件的反應。毋寧說,恐懼政治回應了一種普遍生活的感受。「我被嚇倒了」的宣言很少聚焦於特定事物,卻傾向於表達一種彌漫的無力感。或者,恐懼以一種抱怨某個個人的形式表達,例如「布殊真的嚇倒我了」或者「他是一個令人害怕的總統」。諷刺的是,在譴責布殊的恐懼政治同時,通過指出總統顯然是多麼恐怖,抱怨者為恐懼政治提出了自己的版本。

正如我在前作《恐懼的文化︰冒險與低期待的道德規範》(Culture of Fear: Risk Taking and the Morality of Low Expectation)中提到,恐懼已經變成主導公眾想像力的強大力量。這在911之前已經如此,因而不能斷言恐怖主義解釋了恐懼的支配地位。恐懼強調人類正面臨強大而毀滅性的力量,威脅着我們的日常生存方式。往常用來分清現實與科幻小說的界線日漸模糊。因此政府官員在觀察所謂毀滅人類生存的小行星;一些科學家警告一場流感爆發近在眼前;其他聲稱「人類的時間正在耗盡」,除非我們做些甚麼解決全球暖化。「末日到了」不再是宗教狂熱者的警告;相反,製造恐慌成為一個熱心負責公民的行動。

倡議團體常常宣稱,我們還不夠害怕,公眾應該對他們面臨的危險更「警覺」。報紙互相競相推銷不同的恐怖故事,不管是科學怪人式作法自斃的食物、MMR(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造成的風險、經濟客位綜合症或尋求庇護者的威脅。這些流的恐怖故事行表明,社會對其自身也感到不安。不加入恐慌的模式它就無法討論任何問題。一夜之間,我們發現肥胖是一種「流行病」,可能比抽煙殺死更多人。關於新技術、藥品、健康或者環境的討論始終聚焦於最壞的情境。這些不斷累積的衝擊把恐懼轉變為一種文化視角,而社會則通過這種視角理解自身。不論其外表如何,這樣的恐懼最終不會限制在特定論題,而是會彌漫到所有事物。自主性日益削弱與深切的無力感為恐懼文化提供基礎,導致人們變成消極的屈從者,只能抱怨︰「我們被嚇倒了」。

政治已經內化了恐懼的文化。因此政治上的分歧往往是︰公眾最應該擔心的是哪種危險。主導當前歐洲政治的爭論圍繞着︰對恐怖行動的恐懼、對尋求庇護者的恐懼、對反社會行為的恐懼、關於孩子行為的恐懼、關於食物的恐懼、關於健康的恐懼、關於環境變化的恐懼、關於養老金的恐懼、對歐洲未來的恐懼。在美國也是如此,政客們就應該推銷哪種恐懼互相競爭。投票者可以選擇的,是恐懼布殊、克里、恐怖份子、犯罪、醫療服務水平低下、污染或者其他各種各樣的威脅。恐懼政治似乎超越了哪怕是最根深柢固的觀點差異。

然而,如果恐懼政治沒有如此有力地回應今天的文化思潮,它就不可能那麼盛行。政治家不能僅僅在無中生有地製造恐懼,他們也並未壟斷對恐懼的操控。健康或安全問題的恐慌能夠於網絡開始,或由一個倡議團體的努力發起,就像它來自於政府高級幕僚的努力一樣輕而易舉。弔詭的是,在執行自身的恐懼宣傳行動同時,政府卻要花費同樣多的時間竭力控制其他自發產生恐怖故事的影響。恐懼的政治具有如此強大的反嚮,是因為個體人格已經被重新塑造為脆弱的屈從者。在一個「沒有其他選擇」思潮盛行的年代,已不需要一個全能政府來提醒我們自己缺乏力量。自主性削弱使人們傾向於透過焦慮與恐懼的稜鏡解釋事件。如果人類的特徵就是脆弱無力,那麼我們是頗有資格恐懼一切。

恐懼的政治化

儘管恐懼政治反映一種更為廣泛的文化情緒,但它並非自發地、主動地出現。有意識地政治化恐懼由來已久。回顧歷史,恐懼一直被統治精英用作政治武器。馬基雅維利向統治者建議,他們將發現「恐懼比愛戴帶來更大的安全」,這建議已得到了之後的獨裁主義政府注意。恐懼能夠用來強制、恐嚇與維持公共秩序。透過激發對特定威脅的共同反應,恐懼也能夠為取得共識與團結提供焦點。時至今日,恐懼政治的目標是贏得共識,並藉此令本來孤立的精英融為一體。但是,不論其發明者的意圖是甚麼,它的主要效果是強化「沒有其他選擇」的觀念。

在英國哲學家湯馬士‧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著作中,我們發現第一次系統地表達發展一種恐懼政治的構想,這種政治能被用來加強「沒有其他選擇」的觀念。對霍布斯而言,培育恐懼其中一項首要目標是消除社會實驗的激進衝動。為此霍布斯指出,應該說服民眾相信「他們的膽子越小,對共同利益和他們自己就越好」[13]。那些內化了恐懼意識的人不大可能從事冒險或社會實驗。加深對未知的厭惡意識也促使人們害怕「未知事物的傷害」。到了現在,這種對「未知傷害」的恐懼已經制度化並令恐懼文化更為流行。在霍布斯的時代事情則大不一樣︰他面對的不是「沒有其他選擇」的思潮,而是一種至少有相當多社會成員追尋革命性改變的風氣。因為當時陷入一場空想家運動導致的內戰,霍布斯將恐懼政治視為鞏固秩序和穩定的先決條件。

今天,統治精英不用人為地建構恐懼。因為政治的衰竭,這種情緒已經深嵌於社會中。公眾人物面對的問題是,他們應該設法減少還是政治化恐懼。這也是新工黨一位前運動顧問菲利普‧古爾德(Philip Gould)的問題。在19942月印行的一份題為《與恐懼因素鬥爭》的檔案中,古爾德評論道︰

「現在的選民是不安穩、不確定和焦慮的。他們『害怕事情變壞更甚於希望事情變好』,這種憂慮未來的情緒,為右派採用恐懼戰略提供空間,並讓他們主導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政治。為了抵抗紮根於恐懼的攻擊,進步黨派不得不一遇挑戰便立刻回應[14]。」

古爾德並未明確表達他對恐懼政治的看法。但是,正如哈特菲爾德(Heartfield)指出,古爾德觀點的邏輯就是︰工黨想要當選也不得不製造「自己的恐懼因素」[15]。像接下來的事件所表明的,新工黨無法抗拒利用恐懼政治的誘惑。從貝理雅1997年當選的口號「嚴厲打擊犯罪,嚴厲遏制犯罪起因」,到他2005年選舉活動中承諾「新工黨政府第三次當選將『在反對犯罪和無秩序的鬥爭中』帶來『逐步改變』」,證明新工黨已充分運用古爾德的洞察[16]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及其後,許多民主黨人採取了類似古爾德的姿態。例如,網絡出版物《改變網絡》執行編輯唐‧赫森(Don Hazen)警告︰「進步主義者常常忽視恐懼的因素,他們總是訴諸邏輯,設想人們如果知道所有的事實就會採取相應的行動。」赫森覺得「理性辯論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發揮最大效力」,因此「事實和分析必須伴之以一種承諾安全的願景」[17]。換言之,「進步主義者」也必須學習讓恐懼的因素為他們服務。

恐懼的政治化不可避免地與此前提到的衰竭和洩氣過程有關。能夠傳達一種積極未來願景的社會,不需要以恐懼為公共生活的通貨。試圖圍繞一個積極行動計劃動員選民的政治家傾向於避開恐懼政治。1933年羅斯福總統就職演說提出了某種有意義的未來可能。他的宣言「我們唯一不得不恐懼的是恐懼本身」,是最終導向新政實施的積極未來取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羅斯福的演說辭與今天政治家的宣言對比驚人。眼下常聽到演說辭傳達的是「不是如果—而是何時」。有關恐怖主義威脅的這種宣言常採取「明智」的警告形式,直接激發壞事無可逃避即將發生的感覺。

如今有一套堅實的觀點將恐懼視為在社會中贏得道德共識的積極資源。這種觀點可從哈佛大學政治理論家朱迪斯‧史科勒(Judith Shklar)得到最連貫一致的闡釋。史科勒為她的「恐懼自由主義」辯護,聲稱在恐怖時代它可以團結民眾反抗殘酷與不公。「因為對有系統殘酷行徑的恐懼是如此普遍,由禁令建立的道德宣言有一種直接的感染力,能夠在不多的爭議中贏得承認」,史科勒寫道。她的看法反映出,當代能夠激發人的並非積極展望未來的願景,而是對邪惡的恐懼。根據這種觀點,正是對殘酷的恐懼組成了自由主義的道德基礎。她評論道︰

「當然,它不提供一個所有政治行動者都應該努力爭取的至善,但卻肯定會讓我們認識那應該盡力避免的極惡。那種邪惡就是殘酷、由殘酷激發的恐懼,以及那關於恐懼自身的恐懼[18]。」

逃避恐怖與殘酷被視為公共精神的基礎,它能夠克服分裂與隔絕並贏得廣泛支持。不論有甚麼樣的問題分割社會,對恐怖、殘酷、種族屠殺與痛苦的憎惡似乎都能成為某種基礎,以使我們感受到共同的目標。

史科勒的貢獻是提供一種連貫一致的嘗試,以迴避政治道德目標缺席的問題,其方法是以反對我們害怕與畏懼之事物為基礎,創造出一套共識。西方社會全心全意地歡迎這模式。近25年來,西方文化對種族屠殺、殘酷與恐怖產生了一種不斷擴張的警覺意識。過去診斷為政治暴力、野蠻與恐怖的事例,現在習慣性地轉譯到一張聳人聽聞的種族屠殺、種族清洗種族滅絕或者反人類罪行的新詞彙表。似乎西方社會的想像力需要不時提醒自己無限制的恐怖,以喚起其道德目的。正如羅賓(Robin)提到,反對「那裏」的種族清洗和其他恐怖行為之鬥爭,對「進步主義」與「保守主義」兩者來說都是復興的好機會[19]

認為恐懼是支撐社會團結和重整道德的趨向,在文化與政治精英中影響相當大。種族滅絕已經轉變為通用的象徵符號,眾多目標各不相同的運動者已習慣用它來支持自己。正如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謝菲‧亞歷山大(Jeffrey Alexander)指出,在1980年代,「定義過多的種族滅絕象徵,開始類比地同反對核電、核試驗的運動聯繫起來,同那時出現的生態運動聯繫起來。」亞歷山大並不將這一趨勢解釋為使種族滅絕變得瑣碎的又一範例,而相信這是「以強大的跨越式隱喻理解社會生活」的事例[20]。他聲稱,對這一邪惡象徵的厭惡,可能引導我們建立一種積極的普遍道德。

反抗惡遠比渴望善更可能形成社會團結的確信,對政治家、意見領袖和學術界人士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許多社會理論家沒有關注焦慮和恐懼情緒可能折磨大眾並產生毀滅性的後果,反而認為這些情緒可以順利駕馭並用於形塑社會凝聚力。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相信全球恐怖主義的威脅就有這種潛力。他相信,「在一個對上帝、階級、國家和進步的信任與忠誠基本上消失殆盡的時代,人類共同的恐懼是保證最後的——矛盾地——源泉以建立新聯繫。」[21]人類共同的恐懼搖身一變,成了一種正資產——其基礎是接受進步和啟蒙失去的信任已無可挽回這一悲觀預言。不幸的是,試圖將恐懼轉變為一種正資產的努力,結果是令恐懼變成正常的事。

在英國,貝克的提議受到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強力鼓吹。紀登斯意圖嘗試將人們的恐懼重塑為道德復興的源泉。他顯然對此計劃很有信心,宣稱「這也許是歷史上第一次我們能夠說普遍價值觀出現」。為甚麼?因為現在當我們面對「人類為其自身創造的威脅」時,驅動這些價值觀的是「恐懼的啟發」[22]。紀登斯延續史科勒的觀點,提出了圍繞着「惡」形成團結的「負面烏托邦」[23]。把恐懼當作社群復興的負面道德基礎隱含這樣的假設︰一種正面的未來願景已不再能為建設社會共識提供聚焦點。

在美國,部分擁護民主黨的知識分子相信,自由左派想取得進展就必須和恐懼的政治聯繫。期刊《異議》(Dissent)的共同編輯邁克爾‧沃爾澤(Micheal Walzer)相信,「恐懼應該成為我們的出發點,即使它是一種最易為右派利用激情。」沃爾澤呼應霍布斯觀點,指出保護民眾免受死亡的恐懼是一項「合法且必需的任務」,他還提出了另一版本的恐懼的政治,據說比布殊正在實施的版本「進步」。他寫道︰「布殊政府利用我們的恐懼,卻不關心如何共同努力應對恐懼,包括提供必要形式的保護措施、激發必要形式的相互援助。」沃爾澤相信,結合恐懼的政治和開明的社會議程,就是自由左派前進的道路[24]

需要認清的是,將恐懼看成是團結的工具,不僅僅意味着適應現時形勢。這種訴求也意味著要令恐懼永存下去。從這種觀點出發,恐嚇公眾變成一種有公民責任感的行為。例如,美國政治學家喬治‧馬庫斯(George Marcus)斷言,焦慮幫助個體成為更關心世事的公民。他指出,「大多數美國人對政治所知甚少,也不甚了解公職候選人在當前各種議題的立場。」但他又補充道︰「焦慮的公民消息會更關心世事,因為情緒上的刺激令他們在不確定時能理解問題的重要。」[25]

像馬庫斯這樣理想化焦慮好處的情緒廣泛傳播。公共官員或致力「提高警覺」的社會運動熱衷於系統地管理公眾焦慮。在恐懼已變得既政治化又正常的文化氛圍裏,致力提高警覺的社會運動者不僅誇大其詞,還故意兜售他們所謂「善意的謊言」。許多年來,愛滋病警戒運動者拒絕承認,在西方社會這種病對大多數異性戀者並非一項嚴重威脅。許多這一運動的支持者對利用不實宣傳毫無歉意。馬克‧羅森(Mark Lawson)在《衛報》撰文宣稱,「政府撒了謊,我很高興。」是的,政府的宣傳「誇張和不準確」,但是那又怎樣——這是一個「善意」謊言的例子[26]

當意圖提高警覺的運動者們兜售的誇大不實故事暴露在公眾面前時,「善意的謊言」或「更大的真實」一類辯護就馬上來救場了。英國下議院健康專責委員會(British House of Commons Health Select Committee)2004年關於肥胖的報告警告︰「孩子們將早於其父母而死。」為了提高對這種危險的警覺,報告引用一名三歲女孩的案例,聲稱她是目前所知因為父母沒有提供正確飲食而死於肥胖最年輕的孩子。她的醫生揭穿了這個謊言,這個女孩肥胖的原因是一種基因缺陷,而不少該報告的宣揚者拒絕為此道歉。他們認為為了更大的真實而犯點小錯誤是完全合理的。一些致力提高對全球暖化警覺的運動者也採取了類似方法。一位氣象學家史提芬‧施奈德(Stephen Schneider)為了合理化失實的證據,放出如下言辭︰「因為我們不僅是科學家,更是人類……我們需要……虜獲公眾的想像力。」他還補充道︰「我們必須提供令人恐慌的情景,做出簡單戲劇化的聲明,並且盡量不提及我們的任何疑點[27]。」他的同事大衛‧維納(David Viner)採取類似態度。他注意到電影《明日之後》「存在大量細節錯誤」,卻為其辯解說任何「能夠提高氣候問題警覺的東西都一定是好的」[28]

拋棄政治

在題為《恐懼︰一個政治觀念的歷史》(Fear: The History of a Political Idea)的重要研究中,科里‧羅賓(Corey Robin)正確地將注意力轉向一種情況,那就是「恐懼往往為需要提供基礎論證的知識分子提供基礎」。他補充道︰「對正面原則激發道德感或公眾行動的能力感到懷疑時,恐懼看來似乎是政治洞察力與活力的理想源泉。」[29]羅賓關注到相當多美國知識分子多半是通過使大眾對某種恐懼過敏合理化自己的論點。他正確地指出「我們必須拋棄恐懼可以成為政治生活基礎的觀念」[30]

不幸的是,恐懼常常充當公共討論的基礎,並且其推廣者並不局限於敲打戰鼓的右翼鷹派。此前已經提及,對「恐懼的政治」的批評常常成為危言聳聽的主張。這些主張大力助長一種用像兒童健康、食品或空氣質量這樣普通不過的問題來當恐怖故事主題的情況。恐懼已經變為不同政治陣營公民分享的觀點。的確,不同黨派和運動之間最主要的區別特徵是他們最害怕甚麼︰是環境惡化、不負責任的企業、移民、孌童癖、犯罪、全球暖化或者大殺傷力武器。

在當前這個時代,恐懼從一個問題自由地轉移到另一個問題,中間不需要任何因果必然性或邏輯聯繫。20026月,當南方浸信會領袖謝利‧文斯(Jerry Vines)牧師宣稱穆罕默德是一名「孌童癖的惡魔」,而亞拉將穆斯林引向恐怖主義,他僅僅是利用了我們的恐懼敘事之無定性特徵進行邏輯跳躍[31]。恐怖主義和孌童癖之間的武斷聯繫可以令我們對兩者的恐懼都增強了。基因改造產品打上科學怪人式烙印的程序也一樣。政治似乎只有恐慌以諷刺漫畫的形式出現時才能活躍起來。

在某種意義上,「恐懼的政治」是不恰當的用詞。儘管得到政黨和倡議團體的推崇,它實際上表達的是拋棄了政治。和獨裁與專制所追求的恐懼政治不一樣,它並沒有清晰聚焦的目標,除了用一種得到更廣泛文化反嚮的語言來表達主張。也許我們時代的標誌性特徵之一並不是培育恐懼,而是培育我們的脆弱感。雖然恐懼政治缺乏一個清晰闡釋的目標,但其不斷累積的衝擊會加強社會的脆弱意識。我們越感無力,就越難抵擋恐懼的媚惑之音。

要有效地反擊恐懼政治,先決條件是挑戰人格與脆弱狀態之間的聯繫。如果我們把自己視作本質上脆弱的,那麼對不確定的焦慮就會放大並壓倒我們。然而,人類的想像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迎戰人類面臨的危險並從中學習。縱觀歷史,人類已從挫折和損失中學到了不少,並懂得系統地確認、評估、選擇並執行降低風險的選擇。其他選擇始終存在,而我們能否認識到我們面臨的選擇,取決於我們是用我們的脆弱還是用我們的恢復能力審視自己。


[1] See Todd May, “Religion, the Elec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Fear”, countercurrents. org, 19 November 2004.
[2] Don Hazen, “Grappling with the Politics of Fear”, AlterNet, 9 March 2005.
[3] “Blunkett bails out crime at top of the agenda”, Guardian, 24 November 2004.
[4] Cited in Paul Linford, “Tony Blair turns to the politics of fear”, The Journal, 27 November 2004.
[5] See “Politics of Fear Stalks Britain”, Yahoo News, 28 February 2005.
[6] “Attacks on Tory politics of fear”, Guardian, 1 April 2005.
[7] Ashton Carter, John Deutch and Phili Zelikow, “Catastrophic Terrorism: Tacking the New Danger”,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 December 1998, p. 81.
[8] See BBC Online, 2 September 2011.
[9] Jim VandeHei and Howard Kurtz, Washington Post, 29 September 2004.
[10] Giroux, H.A. (2003), The Abandoned Generation: Democracy Beyond the Culture of Fea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 13.
[11] “The Monster at the Door”, Common Dreams News Centre, 30 September 2004.
[12] See Michael Fitzpatrick, “Fearing Flu”, www.spiked-online.com, 27 January 2005.
[13] Cited in Robin C. (2004), Fear: The History of a Political Ide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1.
[14] Cited in Heartfield, J. (2002), The ‘Death of The Subject’ Explained (Sheffield: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Press), p. 195.
[15] Heartfield (2002), p. 195
[16] See The Yorkshire Post, 11 March 2005.
[17] Don Hazen, “Grappling With the Politics of Fear”.
[18] Shklar, J. N. (1989), ‘The Liberalism of Fear’ in Rosenblum, N. (ed.), Liberalism and the Moral Lif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23, 29, 30.
[19] Robin (2004), p. 129
[20] Jeffrey C. Alexander,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Universals”, in Alexander, Eyerman, Giesen, Smelser and Sztompka (2004), pp. 246, 252, 263.
[21] Beck, U. (2002), ‘The Cosmopolita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9(1-2), p. 46.
[22] Giddens, A. (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0.
[23] Giddens (1994), p. 223.
[24] Michael Walzer, “All God’s Children Got Values”, Dissent Magazine, Spring 2005, pp. 103-4.
[25] Marcus, G. (2002), The Sentimental Citizen: Emotion in Democratic Politics (University Park, Pen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 103-4.
[26] Mark Lawson, “Icebergs and Rocks of the ‘Good’ Lie”, Guardian, 24 June 1996.
[27] Cited in Dick Taverne, “Careless science costs lives”, Guardian, 18 February 2005.
[28] “It’s a hell of a town”, Guardian, 19 May 2005.
[29] Robin (2004), p. 135.
[30] Robin (2004), p. 139.
[31] Cited in Filler, D. M. (2003), ‘Terrorism, Panic and Pedophilia’, Virginia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 the Law, Spring 2003, p. 345.

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葛蘭西<獄中札記‧情況的分析 力量的對比>

選自葛蘭西,《獄中札記》,人民,1983,頁146-157 。


情況分析 力量對比

研究應該怎樣分析當前情況的問題,也就是應該怎樣確定力量對比的各種水平的問題,能夠有助於說明作為一套研究和專門觀察的實際方法的政治學和政治藝術的基礎,而研究和專門觀察的實際方法有助於喚起對具體現實的興趣和有助於發展比較正確的和比較細緻的政治直覺。同時應該說明需要怎樣理解政治中的戰略和策略,戰略「計劃」,宣傳和鼓動,組織,也就是有關政治組織和行政的科學。

通常毫無條理地分散在論述政治學的一些著作中的從實踐中取得的觀察資料(蓋‧莫斯卡[1]的著作《政治學要素》可以做為這方面的例子)應該——因為它們不是抽象的,而且不無可靠的根據——在確定力量對比的各種水平時佔有相當的地位。應該從國際力量對比開始(這裏應該考慮所有有關確定大國的問題,有關一些國家加入統治集團問題,有關涉及小國和中等國家限度內的獨立和主權概念問題的著作),然後轉入客觀的社會關係,也就是轉入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再轉入政治關係,黨派之間的關係(關於掌握國家領導權的政治集團的問題),最後,轉入直接的政治關係(也就是與戰爭有潛在關係的關係)

國際關係的發展在主要的社會關係發展之先,還是它們的發展在邏輯上隨著後者呢?毫無疑問,前者是隨著後者的。經濟基礎每次根本更新就要引起國際舞台上力量對比的絕對的相對的根本改變,這表現在技術和軍事方面。甚至一個民族國家地理位置的改變也不會預定經濟基礎的改變,而且其本身就是後者改變的邏輯結果;同時,這種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後者的改變——其程度正如上層建築影響經濟基礎,政治影響經濟等等。另一方面,國際關係對政治關係,對與各黨領導權相聯繫的關係起著消極的和積極的影響。一個國家的直接經濟生活從屬於國際關係的程度越大,那麼它反映在利用這種情況防止敵對政黨取得優勢的一定政黨的活動上的程度也就越大(可以回憶一下尼蒂[2]關於「意大利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那篇有名的講話!)。從這類事實出發,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往往所謂「外國人的黨」根本不是這種名稱極其庸俗的黨,而恰好是最富有民族主義精神的黨,因為除了它是本國生命力的代表者以外,在它的活動中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著這個國度在經濟上依賴和從屬於這個或那個佔霸權地位的國家或國家集團的事實[3]

為了正確地分析那些在一定歷史時期中起作用的力量,以及為了認清存在於它們之間的關係,必須正確地提出和解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對比關係的問題。這時應該遵守兩項原則︰(1) 如果解決任務所必須的現實條件還沒有,或者最低限度這些條件尚未處於發展和形成階段的話,任何一個社會也不會給自己提出這些任務;(2) 任何一個社會在它的各種關係內部所具有的一切生活形式沒有得到充分發展以前是不會死亡的,也不能被其他社會所代替[4]。從這兩項基本原則出發,可以制定出一系列屬於歷史方法論方面的其他原則。

同時,在研究經濟基礎的時候,必須區別有機的運動(也就是比較連續的)與那些可以稱為「一時的」運動(後者具有偶然的、表面的性質,並且幾乎是突然地發生的)。當然,甚至這種一時的運動也以有機的運動為轉移,但是它們沒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因為它們所造成的是瑣碎的、應急的、涉及到個別的不大的統治集團和直接授予權力的人物的政治批評。具有有機性質的過程,則造成具有社會—歷史意義的批評;這種批評包括大的社會集團,並且遠遠超出對個別的直接授權與權力的人物和一般統治人物批評的範圍。

在研究某一歷史時期的時候,就會顯露出這種區別的巨大重要性。我們會發展存在著有時是延續幾十年的危機。危機的這種非比尋常的延續性表明在經濟基礎上開始出現了(成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保持和維護這種經濟基礎而活動的政治力量卻致力於在某種程度上調和並克服這些矛盾。這些頑強而不斷活動的力量(因為任何一個社會形式永遠也不肯承認它已過時),構成那個可以使對抗的力量組織起來的「偶然的」基礎。這些對抗的力量努力證明已經存在必要的和充分的條件,能使一定的歷史任務可以而且應該歷史地得到解決︰它們之所以應該得到解決是因為任何對歷史義務的不執行都會加劇必不可免的混亂,並將造成更為嚴重的災難。(這種證明歸根結底只有在確立了新的現實,只有在這些對抗的力量贏得勝利的場合下才是有成效和「真實的」,但是在初期它爭取意識形態的、宗教的、哲學的、政治的、法律的和其他的論戰衝突的形式。而這些論戰的具體意義以它們的影響的力量以及它們在以前存在的社會力量配置中所能夠引起的變革的程度為定)

在進行歷史—政治的分析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種錯誤。這種錯誤就是不能在那個有機的東西與偶然的東西之間找到正確的對比關係︰把那些間接發生影響的原因提出來做為產生直接影響的原因,要麼就是肯定產生直接影響的原因是唯一起作用的原因。在一種場合下表現出「經濟主義」或學究式空論所固有的極端;在另一種場合下表現出「觀念論」所固有的極端。在第一種場合下過高估價了機械的原因,在第二種場合下則讚揚了唯意志論的因素和個人的意義。在任何一種局勢下,都必須區別「有機的」和「一時的」或偶然的運動和現象;不僅在那些具有後退及嚴重危機特點的局勢下,而且也要在那些以進步的發展和繁榮為特點的以及那些以生產力停滯為特點的局勢下。難於準確地判定兩種運動之間的辯證的聯繫並在研究中把這種聯繫表示出來;如果發生在歷史編纂學上的錯誤是嚴重的話,那麼在政治藝術上這種錯誤的性質就更為嚴重,因為這裏的問題不是恢復過去的歷史,而是創造現在和未來的歷史[5]︰自己的願望和自己的卑鄙的私欲是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因為它們代替了客觀的和不偏不倚的分析。這種代替本身並不是有意識地在進行著,以便利用它做為鼓勵行動的「手段」,而是自欺的結果。在這種場合下,蛇也同樣會咬玩蛇者,換句話說,蠱惑家將成為自己蠱惑行動的第一個犧牲品。

這些方法論標準在運用到研究具體歷史事實的時候,其意義連同它們的全部明顯的教育作用可以充分地被揭示出來。把這一點運用到1789年到1870年這一時期法國歷史中的事件是有益處的。根據我的觀點,為了敘述待更為清楚,必須對整個這一段時期加以考察。在事實上,僅僅在1870-1871年,由於公社的一些創舉,1789年所發生的一切就歷史地得到了解決;為了奪取政權而鬥爭的新興階級不僅擊敗了不肯承認自己已經完全過時的舊社會的代表,而且也擊敗了認為由於開始於1789年的事件而產生的新的基礎已經陳舊了的最新的社會集團,從而新興階級向舊的階級和最新的社會集團表明了自己的生命力。此外,從1870-1871年開始,實際上產生於1789年,並且由於1848年革命而在理論上發展了的那一整套政治戰略和策略原則,也就是那些歸結為「不斷革命」[6]的公式的那些原則就失掉了效力。(考察一下,在瑪志尼的戰略中,例如由於1853年米蘭暴動,利用這一理論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意識地加以利用,是很有意思的)。下面的事實證明了這種意見的正確性︰歷史家在確定構成法國革命的全部事件的界限時,彼此的看法是極不一致的(不這樣也是不可能的)。其中有些人(例如,薩爾威米尼)認為革命完成於瓦爾美的勝利︰法蘭西建立了新的國家並且組織了軍事—政治力量,以確立和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另外一些人則斷言革命一直延續到熱月政變;他們甚至談到有過幾次革命(例如810日是一次獨立的革命等等)[7]

在事實上,僅僅隨著第三共和國的建立,1789年以後發展起來的法國社會制度的內部矛盾才相對地減弱了,並且在近六十年,法國的政治局勢在八十年以來以越來越廣泛的浪潮展開的暴發般的改革——17891794179918041815183018481870年的事件以後,始終是穩定的。恰好對這些規模不同的「浪潮」加以研究,就能使我們一方面認清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互關係,另一方面,認清在一定基礎範圍內發生的有機的和一時的運動發展的相互關係。同時可以說,在不斷革命的歷史—政治公式中,包含著本文開頭所提出的兩個方法論上的原則之間的辯證的相互聯繫。

這一問題的另一方面是關於所謂力量對比的問題。在歷史的著作中常常遇到這種一般的說法︰「有利於(或不利於)某種趨向的力量對比」。這種說法在這樣抽象的形式中並沒有或者幾乎沒有說明甚麼,因為一切僅僅歸結為某一件需要說明的事要考察兩次︰一次做為事實,另一次做為抽象的規律,做為說明的本身。因而這裏的理論錯誤在於研究和說明的原則變為歷史事件的「原因」。

同時,在考察「力量對比」的時候,應該分出這個對比中的各種不同的因素或階段,其中主要的是︰

(1) 與基礎密切聯繫著的社會力量之間的關係,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可以用精確科學或技術科學所能達到的準確度計量出來的。物質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與它相適應的社會集團存在的基礎,這些集團之中的每個集團都在生產中執行一定的職能並佔據一定的地位。這些關係是本來有的關係,這是不可改易的現實︰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改變企業的數目和其中的工作人員的數目,都市的數目和城市居民的數目等等。這些做為基礎的關係使得我們能確定,在社會中是否存在著改造這個社會所必須的、充分的條件,也就是使得我們能確定在這些關係的基礎上,由於這些關係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而發生的這個或那個思想體系,能夠真正實現和實際實現的程度。

(2) 下一階段是政治力量的對比,也就是對於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所達到的團結、自覺和組織性的程度的估計。在這些方面也可以分出各種不同的階段而加以分析,這些階段符合在這以前存在於歷史上的集體政治覺悟發展的各種不同水平。集體政治覺悟的第一個和最基本的階段是經濟—團體階段︰商人認為他應該同其他的商人團結,工廠主認為他應該同其他的工廠主團結以及諸如此類的認識。但是商人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應該同工廠主團結。由此可見,同業集團已經認識到同業間的團結一致和建立這種團結的必要性,但是更為廣大的社會集團還沒有達到這一點。到了第二個階段就確立了社會集團所有成員的為了共同利益而團結的認識,但仍限於在純粹經濟的方面。在這個階段上就已經提出了關於國家的問題,但暫時僅僅是從與統治集團達到政治—法律平等的觀點出發;這個社會集團所爭取的是參加立法和行政管理的權利,甚至在這些方面實行改變和改良的權利,但是,當然不破壞現存制度的基礎。隨著第三個階段以來的認識,是團體的利益本身由於它們的發展在目前和將來要超出團體的範圍,要超出純粹經濟團體的範圍並且能夠而且應該成為其他的從屬集團的利益。這一階段主要具有政治性質並且標示著表現得很顯明的經濟基礎向複雜的上層建築的範圍的過渡。在這一階段上,以前產生的一些意識形態變成了「黨」,彼此衝突著,加入了鬥爭,這項鬥爭一直延長到這些意識形態之一(或最低限度這些意識形態的聯合之一)開始成為主導的並努力成為政治的,普及於整個社會舞台,從而,除了確立經濟的和政治的任務的統一以外,還建立了精神的和道德的統一,而且不是在團體範圍內而是在「普遍的」範圍內提出一切圍繞著進行劇烈鬥爭的問題,因而造成主要社會集團對其他許多從屬集團的領導權。當然,在這一階段上,國家被看做一個屬於一定社會集團的機構,其使命是創造有利於這個社會集團最大限度發展並最大限度傳播它的影響的條件。但是這一集團的發展和它的影響的傳播被看做是普遍發展的動力,各種「民族」潛力發展的動力,也就是佔優勢的集團的利益具體地同從屬集團的一般利益結合起來。這時國家的生活被看做是一種過程,其結果經常組成統治集團利益與從屬集團利益之間的不穩固的平衡的體系,同時這種平衡的體系會經常在法律範圍內打破。在這種平衡的體系中,統治集團的利益佔著優勢,但僅僅到一定界限,也就是不能足以充分滿足小的經濟團體的利益那種限度。

在歷史的現實裏,這些階段可以說是在縱橫地互相交織著,也就是根據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橫的)以及根據領土(縱的)以各種不同方式結合著和分離著,同時每一個這樣的聯合可以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有自己的組織上定型的表現。必須考慮到,同這些存在於民族國家內部關係交織著國際關係,結果就產生新的獨特的和歷史地具體的聯合。產生於比較發展的國家裏的意識形態在那些發展差一些的國家裏傳播著,把這些地方的聯合吸引到活動裏來。這種民族力量與國際力量之間的對比更由於每個國家中都存在著許多具有特殊經濟結構和在所有發展階段上具有特殊關係的地區而複雜起來︰萬第郡就是這種情況的例子,它是國際反動勢力的同盟者並且在法國統一的領土內部代表了這些勢力;里昂也是同樣,在法國革命時期,這裏的力量對比代表了矛盾的特殊的焦點等等。

(3) 第三階段——時時直接取得決定意義的軍事力量的對比(歷史的發展表現在經常搖擺於第一與第三階段之間,其聯繫環節是第二階段)。但是這一階段也不是甚麼整個的、清一色的、直接具有公式形式的︰甚至在它裏面也可以分出兩個因素來——軍事的(狹義的)或軍事—技術關係的因素和可以稱為軍事—政治的因素。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這兩個因素以最多樣化的聯合姿態出現。存在於這個或那個國家與努力取得國家獨立的民族之間的軍事從屬關係,是可以做為典範的典型例子。這些關係所具有的性質不是純粹軍事性質的,這是一些軍事—政治關係。而且在事實上,假使從屬國家的人民沒有在社會方面被分離開,假使他們的大多數不是消極的,那麼這種從屬關係就無法說明;因此不能只借助一種軍事力量就能取得獨立地位——為了取得這種獨立地位需要軍事和軍事—政治的力量。的確,假使處於從屬地位的民族為了開始爭取獨立的鬥爭,不得不等待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許可它在狹隘技術的意義上建立自己的軍隊,那麼,這就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可能產生這種情況,即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將會滿足建立自己軍隊的要求,但這只是證明了大部分鬥爭已經過去了,並且已在軍事—政治方面取得勝利)。由此可知,處於從屬地位的民族在初期僅僅以「軍事—政治的」力量來對抗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的軍事力量,換句話說,就是用一些政治行動來對抗,而這些政治行動可以制約軍事性質的現象,這是指它們首先能夠引起居於領導地位的民族內部軍事力量的深刻解體,其次能夠逼使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的軍事力量在廣闊的領土上延展散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它們的戰鬥力而言。可以這樣說,在意大利第一次復興時期(即黎沙治孟多時期),由於缺少軍事—政治領導,曾產生了致命的後果,特別是對於行動黨來說是這樣(這是因為它根本無能領導),但是對於皮埃蒙特的溫和派的黨[8](1848年以前和1848年以後)也是這樣。當然,這個黨缺少這種領導並不是因為無能,而是由於「政治經濟的馬爾薩斯主義」,換句話說,由於這個黨對於可能實現土地改革的問題連聽也不想聽,而且也不想召開國家立憲會議。它只是力圖不要人民方面的任何條件和限制,僅僅根據國內個別地區全民投票結果所通過的簡單決議,而把皮蒙特的君主制度推廣到全意大利。

同上面所考察的一些問題相聯繫的還有一個問題,經濟危機是不是造成深刻的歷史危機的直接原因。在前面的札記裏已經含蓄地包含著對這一問題的答覆。在那裏也考察同一個問題,但只是從其他方面;同時經常必須從教學方法的理由出發和考慮,讀者的特殊部分從各方面來考察同一個問題,每一方面就好像一個新的和獨立的問題。

可以肯定地講,經濟危機本身不能直接造成主要的歷史事件;它們只能創造比較有利的基礎,以傳佈一定的思維方法、提出和解決那些包括國家生活發展整個下一過程的問題的方法。同時,任何一種涉及危機時期和繁榮時期問題的論斷,都會成為片面評價的理由。馬提亞在自己的關於法國革命的歷史評論中,與傳統的庸俗歷史觀(這種歷史觀先天地「發現」存在著與社會平衡體系的破壞同時發生的經濟危機)相反,斷定截至1789年國內經濟情況十分良好。因此,不能說甚麼專制國家的崩潰是毀滅性的危機所引起的。應該指出,當時國家處於慘重的財政危機的魔掌下,因而產生了一個問題︰兩個特權社會等級之中哪一個等級應該犧牲和吃苦以便整頓國家和王國的財政。此外,儘管資產階級在經濟方面繁榮了,城市和鄉村的人民群眾卻陷入了窘困的地步,特別是在那些被普遍的貧窮弄得衰敗不堪的城市和鄉村裏。無論如何,社會力量平衡的破壞並不是一心想消滅這種平衡,並且當真消滅了它的那一個社會集團貧窮化的直接、自動產生的後果。這種平衡是在一些衝突中消滅的;這些衝突發生在經濟本身的領域之上,這些衝突是與階級的「威望」(也就是由於爭取自己的未來的經濟利益)相聯繫的,與爭取獨立、自主和權力的日益加深的願望有關聯的。

做為產生新的歷史現實的經濟衰朽或繁榮的特殊問題,僅僅構成力量在它們的各種不同階段上的對比問題的一個方面。新的歷史現實既可以因為敵對集團的小氣的利己主義威脅著經濟的繁榮而產生,也可以因為經濟已經衰朽不堪而且沒有一種舊的社會力量能夠減弱這種衰朽過程並借助於法律手段以恢復正常狀態而產生。於是,可以說,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籠罩著社會力量關係向政治力量的關係,隨後向頂點——起決定作用的軍事力量的關係的過渡。

假使這個過程在自己的發展中沒有經過上述階段,而且假使在實質上這個過程的倡導者和體現者只不過是一些個別人,他們的意志和能力,那麼情況依然不變。同時也可能產生兩種相反的結果︰要麼就是舊的社會從肉體上消滅敵對集團的傑出人物,並對成為這個集團的後備軍的群眾採取恐怖手段,而得以保存自己並保證自己有一段「喘息」的時期,要麼就是鬥爭著的力量彼此消滅掉而出現一個死氣沈沈的寂靜局面,這種局面也許將用外國人的刺刀來維護著。

對於力量對比做任何具體分析的時候,所應該提出的最重要的意見,歸結為一點,就是這種分析不能而且也不應該成為目的本身(至少對那不寫以往歷史的人來說是這樣),並且只有在它成為實踐活動和目的明確的創舉的根據的時候,它才具有意義。這樣的分析能夠查明阻力最小的地點,在這些地點運用目的明確的行動可以收到最大的效果;有助於實行具體策略的運用;表明怎樣才能最妥善地組織政治宣傳,甚麼樣的語言是群眾最理解的等等。在任何情況下,決定的因素總是經常起作用的、組織好的和預先準備好的力量,在認清情況有利於此的時候,可以把這種力量推向前進(其所以有利是因為有這種力量存在而且它具有戰鬥精神);因此,主要的任務在於一貫地和耐心地形成並發展這種力量,使得它越來越鞏固,越團結,越了解自己的本質和自己的作用。全部戰史和在任何時代都表現出來的那種使軍隊準備隨時作戰的關心表明了這一點。大國之所以是大國就是因為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準備好有效地去干預對他們有利的國際事件,而這些事件之所以對他們有利,也正因為這些國家有具體的可能性來有效地干預它們。


[1] 蓋唐諾‧莫斯卡(Gaetano Mosca, 1858-1941)——意大利資產階級法學家,有許多社會學著作。——俄文版編者
[2] 尼蒂(Nitti, Francesco Saverio, 1868-1953)——意大利經濟學家、政治家,曾任首相,法西斯主義上台後亡命國外。——譯者
[3] 在德‧沃爾培發表於1932322日及23日《晚郵報》上的論文中,曾指出這種「壓制」個別國家內部力量的國際因素。
[4] 「無論哪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第9)
[5] 考察「力量對比」時,不注意直接政治關係的因素這一事實,是同庸俗—自由的觀點的特性相聯繫的︰工團主義也是它的這種表現,即認為自己是一種較先進的理論,儘管在實際上它是倒退了一步。在事實上,認為採取黨的組織的各種形式(讀報、議會和地方選舉,狹義的群眾性的黨和工會組織)的政治力量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的庸俗—自由的觀點,同工團主義相比是較先進的,因為後者認為主要的社會經濟關係而且僅僅這些關係具有頭等意義。庸俗—自由的觀點在隱蔽的形式中也同樣重視這些關係(從許多症候可以看出這一點來),但是它更多注意的是那些表現了並在事實上在自己身上體現了其他關係的政治關係。這些庸俗—自由的觀點的特性可以在一系列的著作中看到,正如有些人肯定,這些著作是同實踐哲學相聯繫的並且產生了幼稚的樂觀主義形式以及形形色色的荒誕的東西。
[6] 葛蘭西在這裏使用「不斷革命」這一術語是為了指出托洛茨基對於馬克思這一公式的錯誤的解釋(也就是作為少數人沒有廣大群眾支持而完成的政治改革)。因此葛蘭西把這術語加了引號。——意文版編者
[7] A. Mathiez,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阿‧馬提亞,《法蘭西革命》)
引起最深刻的意見分歧的是對於熱月政變和拿破崙活動的評價問題︰這裏應該不應該談到革命或反革命的問題?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革命一直延續到1830,到1848,到1870年或者甚至到1914年世界大戰,在所有這些觀點中都有部分真理。
[8] 溫和派(或自由派)——19世紀40年代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中資產階級帝制派右翼的擁護者。溫和派力圖不使運動變成人民的革命,主張通過朝代戰爭和外交協定「從上面」解放意大利。大多數溫和派力圖在皮蒙特君主制度的庇護下統一意大利。——俄文版編者
行動黨——1855年瑪志尼創立的意大利資產階級民主派的政治組織。行動黨的擁護者堅持在人民群眾運動和建立共和國的基礎上「從下面」統一意大利的綱領。意大利統一後,行動黨解散了,後來,它的一部分擁護者組成了共和黨。葛蘭西以「行動黨」一語表示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中資產階級的民主派。——俄文版編者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齊美爾<玫瑰>

選自齊美爾,《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學林,頁102-106


玫瑰︰一個社會性假定 (1897)

這個童話要麼發生在烏托邦,要麼發生在塞爾特維拉(Seldwyla, 瑞士作家凱勒為小說集虛構的地方——譯注),要麼在所有地方都發生過。

在那些地方,公民之間存在一種驚人的不平等。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片土地,為他產出所需要的許多東西,甚至產出遠遠超出他的需要的東西。然而,還有些人能在自己的小農莊種植玫瑰。也許他們比別人錢多一些,也許他們肯在這上面多花時間,或者正好擁有玫瑰所需的土壤和陽光,總之,他們有玫瑰花,而別人沒有。由於人們還沒有轉過神來(Nachdenken),這種情況很長時間沒有引起嫉恨,有人有玫瑰成了一種天賦的必然性,如同佔有美麗或醜陋、理智或愚蠢。但是,玫瑰的主人不斷嫁接,增加並改良玫瑰,終於在其他公民中引起暗暗不滿。一位煽動者用激烈的言詞號召︰我們生來就有擁有玫瑰的權利,如今只有少數人才有玫瑰,必須制止這種盲目的偶然性。另一位煽動者對著群眾叫嚷︰蒙昧的無欲時代已經過去,為更高文明而鬥爭的戰鬥口號是︰如果你要欲求甚麼,就欲求甚麼吧。第三位煽動者從邏輯和植物學角度證明︰由於自身的複制(Vervielfatigung)趨勢,玫瑰必然逐漸累積,以至於少數擁有者諸如埃拉加巴盧斯(Heliogabalus, 羅馬皇帝,218-222年在位——譯注)的客人們在玫瑰叢中窒息,全部擁有物輕而易舉地落入眾人手中。

不過,這種命定的剝奪過程很可能還要簡便、迅速。但這卻決非僅僅是激發眾人的嫉妒、貪婪和貪圖享樂等低下衝動。相反,玫瑰的香味不僅迎合感官(只用鼻子聞它,該多麼可惜!),而且用甜蜜的刺激滲透到我們生命最細微、最遙遠的地方——同樣,在人民的呼聲中,靈魂的最後渴望和最深層的文明思想同人民過於人性的衝動緊密相連。於是,一個革命政黨形成了,與之對立的是擁有玫瑰的保守政黨,他們不僅想保護自己對玫瑰的佔有,而且還想保護現在才意識到的那種誘惑︰擁有某些別人羨慕與渴望的東西。所有這些為一項法律做好了準備,它應該通過某種壟斷手段保障保守派以世襲、繼承和歷史的方式擁有玫瑰。這時,起義終於爆發了,它以平等主義派(Egalisierungspartei)的全面勝利而告終。起義之所以大多以這種方式結束,乃因為該政黨賦予生命的那種道德觀念最終潛入敵方陣營︰社會正義的理想超越了一切利益衝突,他們的外在勝利只是對他們已經贏得的內在勝利的肯定。

於是,和平、平等和幸福終於得以實現。在公民擁有的任何一片最小的土地上,都盛開著玫瑰。同時進行的土地重新分配方案,為每個人創造了同等的種植玫瑰的條件。事物的外在狀態能夠給人提供的一切,以其最公正的恩惠分配方式賦予人們這些條件。但是,這些份額仍然不能像數學方程式一樣對各方均勻分配。無論如何,總有一些人培植玫瑰時手氣更好,另一些人得到的陽光稍稍充足,有的人嫁接的嫩枝更為結實。自然總是出人意料地、無拘無束地干擾人類計劃的對稱性。但在人們看來,接受這些微小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一如人們承認那些不久前還顯得非常重大、現在卻已經消除的差異。的確,在已經贏得的強力面前,人們事實上對這些無關緊要的數量 (quantit negligeable)完全熟視無睹。

但是,現在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東西,人類靈魂的一種奇怪本性為此憂心忡忡。這種東西深深植根於人類靈魂,分割成日復一日的體驗,以至於唯有在對我們的精神進行數個世紀的深思之後,它才得以確定下來。因此,靈魂所能感受到的,不過是當下的運動和刺激同過去的運動和刺激之間的差異。所有這些都以一種迷幻般的形式在靈魂之中回蕩,並且構成了一種背景;在這種背景下,當下時刻贏得並失去其內容和意義。因此,假如生命缺少內在差異,以至於人們害怕天堂裏持久的幸福會變成持久的無聊,那麼,不管在何種高度,以何種深度流淌,對於我們來說,都顯得空洞和無謂。幾十萬元的損失對於富人來說,並不比窮人丟失幾個塔勒(18世紀還通用的德國銀幣——譯注)不幸多少;在愛情的萌動階段,偷偷地摸一摸手所帶來的幸福,並不亞於熱戀階段毫無節制的 歡愉。我們感受到的並非是生命刺激的絕對的量,正如我們滿足與匱乏的整體水平並非在於何種高度與深度。毋寧說,生命的個別實現是因何種差異而相續突顯出來的。因此,誰若從一種生活水平上升或下降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水平,在經過短暫的適應期之後,新的生命水平範圍內的波動與差異,就可以完全一樣的歡樂或悲傷情感來回答,正如可以用過去狀態中何等強烈或微弱的情感來回答。我們的靈魂非常類似於精緻的機器人,它們用一種自動變化的調節來對外在條件的每一次變化作出反應,它們總是發揮類似的功能。我們同他人的關係、相對於他們的高度與深度之差異,一旦內化(verinnerlichen)為某種情感,為了將這些情感相同的量同刺激變動的量聯繫起來,這些情感便清楚地顯示,我們都是對差異何等敏感、同時又何等富有適應能力的生物。

既然那麼久以來都行得通,現在當然也沒有問題,但是有一天,適應期結束了。自然用玫瑰的顏色和形式、芳香和魅力的差異顯示,自己是諸多協調意圖的最終裁決者。正是這些最細微的差異一方面激起類似的仇恨和嫉妒、相同的傲慢,另一方面也激起了相同的匱乏感。新一輪尖銳的理論開始糾纏著諸多靈魂︰為了將人類提升到更高的幸福階段,所有的擁有物又有甚麼用呢?外在的擁有喚醒了滿足感,假如沒有這種滿足感,擁有物就是一個無核之殼,一種對牛彈琴。然而,是否並非一切外在的擁有都僅僅以這種方式獲得意義?對以前那種狀態的總體性反抗,是否另有其因,而不是因為感受到不平等、匱乏、不公正的苦難?讓一切停留在舊狀態之下的那些東西,是否因為財物被折騰來、倒騰去而消除乾淨了?純粹是變幻面具(Maskenwechsel)!一種可怕的認識開始浮現︰假如自然將一種不平等感同擁有玫瑰聯繫在一起,正如它將這種感受同匱乏聯繫在一起,那麼就再也沒有甚麼比玫瑰更無關緊要的了。幸福與痛苦的根據就在對對象的佔有或不佔有之中,這恰恰是世界歷史的錯誤。不!重要的並不在於我是否擁有它,不在於我的感覺是否起決定作用,而是在於他人是否擁有它。唯有極其精巧和純粹的靈魂才可能以享受的方式擁有客體;它是如此的豐富,因而足以依靠自己最本真的內在性來生存,而不是讓感覺超越靈魂的界限。但群眾決不會滿足於事物的魅力,而是將自己的刺激同擁有聯繫在一起,因為鄰居沒有它,並將擁有物同匱乏聯繫在一起,因為鄰居擁有它。唯有對變化了的佔有物的最初直接印象才可能壓倒相互攀比。但是,新的水準之間更精細的差異同以前粗略的差異一樣,立刻就強烈地刺激我們很快便適應的敏感。外在協調的西西弗斯式辛勞的幻象總一再驅使著我們,直到自然為這種幻象劃定界限,直到我們認識到,我們想向外來逃避的那種受苦從內在方面追趕著我們。

我不知道這個神話國度中的公民是否看清、何時看清這一點,看到革命——總是圍繞著不平等的殘餘——如何頻繁地一再上演。一個世紀以後,人們或許會知道。但是,玫瑰繼續生活在自我歡娛的美麗中,以令人歡欣的漠然對抗所有變遷。